:::

轉念,讓生命再次富有意義

分享:

分享到Facebook (點擊另開新視窗)   分享到LINE (點擊另開新視窗)   分享到twitter (點擊另開新視窗)   分享到微博 (點擊另開新視窗)

轉念  讓生命再次富有意義

撰文/生活重建組社工 高湘宜  圖片提供/生活重建組

一開始的阿鏞都會希望志工不要跟自己互動

最一開始的活動時,阿鏞都會希望志工不要跟自己互動,所以總是將自己貼在最靠牆的位置

年輕時的阿鏞,有著精準的投資眼光,總是能在經濟尚未發展前就進行投資、開立工廠,讓他有滿滿的錢財收入,賺到的錢還會再拿去置產,因此阿鏞名下有很多棟的房子。認為賺錢容易的阿鏞,在用錢也十分大方且豪爽,天天都在酒店喝酒、吃飯大肆揮霍,沉溺在燈紅酒綠之下,導致阿鏞與家人的關係漸漸疏離。

在一次往東南亞開立工廠的投資上,阿鏞看準了布料及油漆市場的前景,卻沒想到當時的經濟泡沫化,且台灣也有多數人投資在這些產業上,導致國產甚多、不需再從國外進口,讓阿鏞開立的數間大工廠陸續倒閉,原先的置產也都變賣應急,最後甚至賠上了父親的遺產,還跟銀行及友人借了大筆的金錢,才得以填補投資失利的破口。因為這次的事情,讓阿鏞的家庭瞬間破滅,家人對於他這樣的投資及揮霍都不是很諒解,最後婚姻也走向離婚收場。

在學習過程中,阿鏞遇到了很多契合的同學

在學習過程中,阿鏞遇到了很多契合的同學

後續的阿鏞為了賺錢還債,除了從事熟悉的油漆工作外,也會想辦法兼差,在57歲時,因為從事保全工作過於勞累,回家洗澡過程突然感到不適、昏迷,最後被送到醫院治療後,再次醒來,阿鏞就發現眼前的視界不一樣了……

被醫生宣告因為糖尿病的關係,引起了視網膜色素病變,一夕之間,眼前原來歷歷在目的景色,瞬間一片模糊及黑暗,阿鏞頓時無法接受這樣的自己,因此把自己關在家中許久,也沒有想去瞭解有什麼資源可以協助。直到109年,阿鏞偶然接觸到中華視障安養福利協會,才開始願意外出參加一些休閒活動,裡面的社工介紹到台灣盲人重建院,並協助與重建院的社工聯繫,阿鏞也才下定決心好好擺脫過去、到重建院學習。

慶生會的活動現場,讓從沒有過生日習慣的阿鏞備感溫馨

慶生會的活動現場,讓從沒有過生日習慣的阿鏞備感溫馨,先由大家哼唱生日快樂歌曲、獻上祝福,最後由社工老師協助阿鏞定位、一起切蛋糕,阿鏞表示活到60多歲這還是第一次切蛋糕,真的是有史以來最為難忘的生日。

在學習期間,能看到阿鏞對於學習的認真,每天擔心自己的年紀太大、學習吸收慢,於是花上比別人更多的時間複習,總是要將講義翻過數遍才願意休息,從他的講義就能看出努力的痕跡。在人際互動上,直率的阿鏞也常常因為講話方式不適宜,導致彼此產生誤會,卻又不想拉下面子來,所以總是一個人生悶氣;與慈濟志工們互動時,也因宗教信仰的不同,讓阿鏞沒有意願主動上前互動,還會請志工們都不要理會自己,活動期間也都坐在靠牆、角落處。在社工老師們的陪伴下、團體互動課程中,阿鏞才漸漸發現自己的問題並自省,開始調整互動方式、還給予自己正念的思考。

阿鏞也分享來到重建院後,讓他有了很多新的感受,過去總是一頓飯當成好幾天的三餐吃,到這裡有了溫飽又營養的三餐;阿鏞口中的酒肉朋友,在他破產又視障後紛紛躲避,在重建院卻能認識契合的朋友,每天一起吃消夜、假日相約外出走走;從來沒有過生日習慣的阿鏞,在這裡居然有機會切到蛋糕、聽別人給予祝福,讓他能過上一個有意義的生日;就連跟女兒的關係也逐漸再修復中!

 

經過社工老師的引導下,阿鏞開始不再拒絕他人的關心

經過社工老師的引導下,阿鏞開始不再拒絕他人的關心,也試著主動分享自己的學習歷程及過往給志工聽,曾接觸過阿鏞的志工們也察覺到他的改變,紛紛給予他鼓勵,為阿鏞這樣的變化感到開心。

阿鏞表示過去對女兒甚少關心,所以覺得他們在念書階段都是故意不回家,久久回家一次也都躲在房內,因此對他們就會比較嚴厲,常常會唸他們,導致女兒很不喜歡與阿鏞相處,也曾脫口而出不想結婚的原因是不想遇到像阿鏞這樣的人。直到阿鏞自己在重建院學習後,才發現原來學習過程中是很需要專注,而且有時壓力還很大,也才明白為什麼與女兒之間會逐漸沒有話說。阿鏞開始反省過去的自己,也試著通電話給女兒分享一些學習的點滴,女兒漸漸發現阿鏞的改變,也會時不時傳訊息關心,甚至還會偷偷塞點花用讓阿鏞能吃飽穿暖、不為生活煩惱,最後也分享到當初那段不結婚的宣言,阿鏞笑著說以前女兒是因為不想遇到像自己這樣的人,雖然現在也還是不想結婚,但原因卻轉變成因為還沒遇到像阿鏞這樣的人。

除了與家人的關係緩解外,阿鏞也漸漸從過去待的角落走出來,他開始願意接受這樣的自己,在活動過程中也開始嘗試主動與志工互動。有一次活動中,老師詢問是否有同學願意分享所學的內容給志工瞭解,阿鏞二話不說馬上舉起手來,是全班第一個要當自願者的同學。活動結束後,阿鏞向社工分享雖然宗教信仰不同,但很感謝慈濟志工們來重建院服務,過去的自己很排斥接觸志工,但現在才發現他們的付出與關懷,就跟重建院的老師一樣,讓他感受到很多的溫暖,覺得重建院像另一個家一樣。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,阿鏞都希望有能力時也能向老師們一樣回饋,不再只做手心向上的人,讓這樣的愛與善意能持續傳遞下去。

更多小故事=>